小学一年级语文论文

忧郁王子 分享 时间:

【简介】感谢网友“忧郁王子”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论文(共1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生汉语拼音学习的障碍和对策

摘要: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他们识字写字、阅读的基础。可是纵观学生的拼音学习情况却不尽人如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这不少问题。形成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是什么?老师教学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关键词:汉语拼音障碍对策

汉语拼音对一年级新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他们进入学校后学习时间最长(约一个半月时间)的内容,是他们识字的一块“敲门砖”,阅读的一把“金钥匙”。笔者在长期低段语文中,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学生读声调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调值不到位,如上声的特点是音高最低,音长最长,而有些学生却读得音长较短,读成比较高的调子。

2.平舌音、翘舌音的读法混淆,前后鼻音分辨不清,导致读不到位、不准确。

3.学生对形近的声母、韵母分辨力低,如b和d,t和f,p和q,ei和ie,iu和ui。

4.部分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有困难,如yuan、yue、yun、ye等当作一般音节来拼读。

5.学习j、q、x与u相拼省写u上两点的拼音规则后,学生干脆把n、l与u相拼也省去u上两点。

…… 此处隐藏26790字 ……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善于独立学考,而另一些学生则习惯在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情景中学习。在这里,有的学生需要具体的说明解释,有的学生需要更多例子才能理解某些概念,有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激励和强化,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一听就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快适应新课的学习,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预习。这一点对高年级学生尤为重要。如果在下发预习提纲时不分层次,统一要求,努力影响学习的自学兴趣,则学生绝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预习时可试回答课后问题。要求学生预习时能做多少题就做多少题。第1题要求全班完成,第2题大部分学生完成,第3题会做的就做。这样分层预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样做,会促使学生向上一层次靠拢,向高层次发展,达到分层推进的目的。

二、分层评价,及时调整层次

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而及时调整层次是分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如果固定学生的层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不求上进的消极现象。因此,要及时调整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升级或降级的可能,具体做法是:如果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组中的某些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到B组,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B组,B组学生成绩退步的也可以调换到C组。这样,通过评价,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分层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学习过程中的方法运用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的,标准不同,层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学情做出新的选择。虽然每个层次的划分标准不同,但各个层次都要坚持一个原则,即要把鼓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贯穿教学的始终。

三、因人而异,分层评价

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文化知识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应相应采取不同的法、形式和标准,在应试教育中,人们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个学生,即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好,一切都好;文化成绩差,就一文不值。结果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大量学生被迫厌学、弃学,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给社会产生了极为消极的负面影响。它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而酿成恶果。新课改就是要改变这种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局面。可见能否正确评价学生,是决定教育、教学成效高低的重要环节。

四、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的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可是课堂分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每位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分层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而教育、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把某种教育、教学方法当做一种模式硬套在一堂课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每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地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让同学们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又如教学《三个儿子》,同学们阅读后,感到疑惑:“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在讨论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有的说:“老爷爷可能眼花了。”有的说:“老爷爷可能是视线被某个妈妈挡住了。”还有的说:“老爷爷是不是说瞎话呢?”在讨论老爷爷究竟看到了哪个孩子,他那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时,学生都提出了看法。充分流露出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但经过热烈讨论,不同层面学生的交融与撞击,最终达成了共识。即三个母亲都称赞自己的孩子,可在她们提水有困难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跑过去帮妈妈提水,值得称赞的只有这一个孩子。所以怪不得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孩子。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成果的目的。

总之,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要根据学生的智力、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因素确定,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这一步是为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做准备和提供依据的。通过学生层次目标的确定,教师在进行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每位学生的发展作科学规划,为他们的学习和进步作指导,促进他们的潜力开发和能力发掘;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鼓励措施,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逐一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