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多种方法论文

不里叭叭 分享 时间:

【简介】感谢网友“不里叭叭”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分析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多种方法论文(共1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分析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多种方法论文

分析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多种方法论文

一、指读

指读的关键在于评析,评析可以由教师单独操作,但发动全班学生一起来做,效果会更好。这样既可以探究疑难、发扬教学民主,又可以调动学生听读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对同学朗读表现的比较、分析、探究,进一步使学生明确朗读的方向而提高朗读能力。而对于被指名朗读的学生来说,通过群众性的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评价,既可以得到正面激励,又有助于了解自己朗读中的不足或不良习惯,找到努力的方向,同时此同学的示范朗读也为其他同学起到了榜样作用。

二、笔读

…… 此处隐藏21101字 ……

1.反讽。反讽实际上就是说反话,作者陈述的内涵和表面意义不一致,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修辞术,通常可以在词语、结构及人物命运等方面运用,新批评家为反讽赋予了新的内涵,并延伸了它的应用范围。当前反讽被运用于小说、散文及诗文中,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应特别指出这一点,例如鲁迅的作品重在深刻犀利,反讽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中,开头介绍了清国留学生的将辫子盘起、扣一顶制帽两种发型,不管何种情况下这种凸起的发型都是怪异的,作者将其比作日本最高、最美丽的富士山,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反讽。后来又说“实在标致极了”,“标志”一词是用来形容女性的,因此这里也用到了反讽,从中体现他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

2.语调。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叙述者在文本中利用怎样的“态度”与“口气”叙述故事,不仅可以将说话者的身份、地位解释出来,同时还能将叙述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解释出来,利用叙述者的语调将其情感意蕴表达出来。例如胡适在《我的母亲》中戏谑的交代自己“文绉绉”性格的形成原因,小时体弱不和野孩子一起玩、母亲不允许、因有“先生”之名装出“先生”的样子。通过仔细揣摩可以发现这是作者与熟识的老友在谈话,其中传达出来的语调是幽默、谦虚且平静的,进而拉近了读者、叙述者之间的距离,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通过对作者语调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个性与修养,同时还能帮助我们对作品的美学特质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3.悖论。悖论实际上就是“似非而是”,将那些表面矛盾、滑稽,却又实际所指的语句用到诗歌研究中,来说明诗歌结构、语言不协调。诗歌这种文体比较特殊,其语言与日常生活逻辑不符合,其中的语言往往带有一种“悖论”性质。很多诗人会利用不恰当的比喻、逻辑不通的语句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例如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前两句从字面上着实很难让人理解,不明白人活着为什么可能死了,通过细读文本可以发现,本首诗是为了纪念鲁迅而作,其中“有的人”指的是鲁迅,“活着”是从生物学上来看个体生命存在,而“死了”则是指社会意义上的死亡,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看,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到虽死而生呢?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理解,那些为事业、为人类、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这些人虽死犹生,鲁迅就是其中之一。这一句就是典型的悖论,虽然表面上是对立的,但是实际上却是千真万确的,诗歌通过语言、结构不一致,产生更加丰富的意义,而其中的意义还需要读者通过文本细读进行体会和领悟。

综上所述,文本细读需要从文本出发,综合考虑除文本以外的相关要素,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应灵境分析文本细读方法中的合理成分,并针对文学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感知与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阐释和阅读。与此同时,现在语文教师面临着很多新要求,需要为学生提供很多细读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形成“从细微处见精神”的理念,并对文本的词与词、词与句子以及句子和句子等部分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认真分析,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及习作能力,最终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秦朝晖,傅书华.文本细读:语文教学密码――语文教育的现状反思与出路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04:81-84.

[2]马慧娜,卢亚明.“文化诗学”与中学语文教学――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J].保定学院学报,2014,06:116-119.

[3]张华.转化: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基本理念与操作路径――对文本细读现象的观察与反思[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10:23-26.

相关专题 语文多种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