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文献信息研究会年度工作总结

Freeze 分享 时间:

【简介】感谢网友“Freeze”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文献信息研究会年度工作总结(共1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文献信息研究会年度工作总结

XX年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文献信息研究会在市教育学会、市高校图书馆学会和市图书馆协会及北京教育学院院的支持下,经过各区县分会及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召开研究会理事会。根据研究会章程,召开了理事会。在与各区县分会协商的基础上,对理事会进行了改组,选举出新一届理事会成员。

2、组织召开了XX年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文献信息研究会在总结XX年年工作的基础上,召开了XX年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文献信息研究会年会。会议由研究会理事长朱宝利作了XX年年工作总结。市教育学会会长倪传荣作了指导性发言。年会聘请北师大实验小学校长、心理学博士吴建民教授和北京教育学院学报主编徐中伟教授分别为会员做了题为《青少年阅读心理》与《科研论文写作》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年会采取集中与分组讨论的形式,使会员既能全面了解研究会工作,又能在业务上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开阔了视野。这种会议形式受到会员们的认可。

…… 此处隐藏21207字 ……

(2)不同区域学校横向对比

对比两种不同区域的中小学我们发现,村镇学校校长的信息素养均值普遍高于其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均值,而县市学校校长的信息素养均值高于其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低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均值两种情况学校的数量比较平均,这是因为县市经济水平普遍高于乡镇经济水平,处于县市的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人会高于乡镇地区学校,而且县市里的学校在建设上受当地政府关注的程度要高于乡镇地区。受这些因素影响,反映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上就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程度比较高,所以就产生了县市地区的校长信息素养均值高于其学校信息化建设均值和低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均值两种情况学校的数量比较平均的现象。而乡镇地区的中小学因为缺乏资金与政策的支持,学校信息化建设就完全依靠校长,因此中小学校校长的信息素养均值往往要高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均值。但是从整体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总体上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校长信息素养间呈现出趋同变化,也就是说校长信息素养越高学校信息化建设越好,反之亦然。如图2,图3所示。

从教师问卷的数据图中我们同样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县市的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和校长信息素养关系与乡镇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和校长信息素养关系类似于校长问卷。总结校长问卷和教师问卷的地区横向对比数据图,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排除政策扶持、地区资金支持因素,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校长信息素养之间有相对的趋同关系。即校长信息素养越高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3)不同层次学校对比(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和一般类型学校

统计中发现,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校长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57.00分,学校信息化建设平均分是59.6分;非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校长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49.3分,学校信息化建设平均分是47.9分。这说明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与非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相比,校长信息素养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上要高出一个层次。这是因为作为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的前提是要求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同时可以发现,不管是不是因为教育政策关系,学校信息化建设得到特殊发展的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和非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校长信息素养水平趋同发展。

四、结论与意义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不管是在不同地区的中小学还是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通过教育技术领导力实现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了校长信息素养的提高,两者彼此互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排除当地教育单位特殊扶持政策等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极大促进或是极大阻碍的外部作用,校长信息素养和学校信息化建设必将通过这种互动促进而自然发展下去。校长信息素养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内在动力,是学校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因素,同时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会带动校长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两者是良性互动的关系,互相促进彼此的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旨在探究影响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并不认为一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完全取决于校长一人的信息素养水平,只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来看待,本调查中的相对趋同正是表明他们之间存在可能的关联而非必然的决定性关系。本研究主要从实证的角度,挖掘校长自身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之间的关联,探究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互动关系,并为构建出校长信息素养模型与校长教育技术领导力模型提供依据。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