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学生观后感

琨诩武 分享 时间:

【简介】感谢网友“琨诩武”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圆明园学生观后感(共20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圆明园学生观后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我感到既可恨,又可惜。

圆明园是我国清代时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园中有许多奇珍异宝跟历史文物,而且建筑宏伟。圆明园方圆20多华里,比颐跟园还大850多亩,有100多处景观,宫殿楼阁140余所,被称为“万园之园”跟“一切园林的典范”。可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抢劫后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毁灭了。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奇耻大辱!

罪恶的强盗,你们把当时中国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化成了一片灰烬,一个艺术的宝库,就这样被你们毁了,你们就不觉得羞耻吗?清政府是多么的无能啊!这一切后果,清政府是有罪责的,因为他们没有把守好国门,才让圆明园落到如此下场……我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这时,我不禁想起了6月8日晚上,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前夜,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活动首归仪式上,由尚方跟刘为光创作的主题歌《圆明园》:

“历史的烟云遮挡了目光,岁月流淌着昨日的忧伤。曾经是东方美丽的仙境,都想知道你当年的模样。金色的翅膀为跟平飞翔,温暖的祝福闪烁着泪光,梦中的世界天空多么晴朗,母亲的祈祷在钟声里回响。希望在梦想里成长,梦想在希望中飞翔。”

愿毁灭的圆明园重获新生,在希望中飞翔……

篇2:圆明园学生观后感

…… 此处隐藏9908字 ……

圆明园兽首面不改色,眼神注视前方。他的四周是混乱的人影和鼎沸的人声,瓷瓦的破碎声和建筑的倒塌声中夹杂了哭喊和尖叫。微张的嘴唇分明是在表达内心的惊愕和不安,那一对绝美的黑瞳于火焰的攒动中映射着正在洗劫的人们交错混杂的身影,琉璃抛光的眸子分明是一方镜头,默默的记录下眼前的一切,表情似是扭曲,似在控诉。

当我从这部浸透了沉重与伤感的电影中解脱出来,为那段历史中流失海外的文物国宝而怅然时,大洋彼岸传来美国拍卖行公开拍卖圆明园兽首的消息。在拍卖会场的画面中,我看见历经两个世纪终于重见天日的兔首和鼠首在台下金发碧眼的人丛中坚定屹立,那两对曾经因为远离家园而流泪的双眼依旧美丽,神态依旧凝重。重回光明的喜,受尽屈辱的怒,思归心切的悲,都集中的浓缩在了这一对黑瞳当中。在它的注视下,中国争取文物回家的征程遇到了巨大的障碍——兽首价格一路狂飙至1400万欧元。是接受拍卖方近乎无理的拍卖价格买回兽首,还是如同两百年前一样屈辱地退让?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种时刻都应该站出来,我只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发出我的声音。但是,这个款我不能付。”成为拍卖会最后竞拍者的蔡铭超说。在向曾经的殖民国家追讨文物并成功的国家当中有和我们类似的文明古国,也有第三世界的小国、弱国。但为何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我们流失的文物踏上回家的旅途总是频频碰壁?为什么此等伤害中国人民族感情的事件总由发生却又屡禁不止?

两个世纪前那万园之园的奇迹已经无法复制,而由红铜铸就的兽首终于作为民族历史的见证者在时间的洪流中存活至今,这多少也算是为中华民族悲怆的血泪史留下一点有分量的实证,多少也为今日的华夏儿女带来一点慰藉。至少当我们的后人在中国的博物馆里看到这一张张饱经沧桑的脸孔,还能够正色向世人宣讲它的来历,至少可以从已被快节奏生活麻木了的心灵中释放一番我们的民族情感。

尽管频繁发生的此类事件已是让相关部门伤透了脑筋,尽管我们对结局怀揣着满腹的疑问和顾虑,但中国争取流失海外文物回国的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即使是在从前那个政府腐朽,国人麻木的年代,还依然有人因为民族英雄而唱响 “今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悲壮挽歌,依然有人看透了腐败的时局并发出一浪高过一浪的救国呐喊。中国人在经受了几百年的苦痛屈辱和艰难摸索之后,不是已经顽强地屹立起来了吗?今天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与当年经历种种苦难相比又算得了什么?仅仅因为一点不公正的待遇而委曲求全,难道又要重走两百年前的老路吗?这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作风!

如果说,中国各族人民的力量能够真正凝聚到极致;如果说,我们都能勇敢客观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种种偏见;如果说,每一个国人都会在看到这样的新闻而感到由衷的悲愤并将其化为力量;那么护送文物回家的路途一定能少一些坎坷和波折,多一些收获和感动,多一份勇气和力量,“争取”文物回家的征程才会真正成为“迎接”文物回家的旅途。

当电影在雄浑的音乐当中落幕,那双充盈着泪光的眸子依然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想到在佳士得展台上昂首挺立的兽首,我从那一双黑瞳中,感受到令人战栗的坚毅和执着,厚重与温存,这正是中国的品质、中国的精神。这一方中国面孔历经两个世纪的风雨而未曾锈蚀,这种坚定自若的眼神,这种不畏强暴的意志,正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我为那兽首的眼神所震慑,这深邃的眼神展现出的是千百万中国人炽热的赤子之心。

此时,我所看见的已不再是一副扭曲惊恐的表情——那内蕴深厚的脸庞似在眺望,眺望万里之遥的故园;似在祈盼,祈盼早日踏上回家的路途;似在昭示,昭示奏响民族复兴的乐章。数百年前,诗人曾赋予海晏堂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美好期盼,也许记录着 “河清海晏,国泰民安”的典籍已经在两百年前的那场大火中化作灰烬;然而在数百年后的今天,这样一幅美好图景已一步步成为现实。以自己的汗水与智慧高歌踏步的中国人绝不会让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精神和灵魂在复兴的征途上迷失,我们不仅要让流失海外的瑰宝平安踏上回家的`旅途,更要让那凝聚在文物当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积淀重回故土,照亮神州!

相关专题 圆明园观后感